close

現代人都想佔便宜 一點虧都不吃


喜歡貪小便宜 愛鑽漏洞


錙銖必較的後果 就是福報越來越差


所以 能繳少一點的稅金就少繳


但是使用稅金建設的時候 又一點也不想吃虧


以此類推


如此心態不正確 所以很多時候 時間到了才知道後悔


所以我不喜歡勸人去投資 因為人們常心態不正確


內心增加了很多貪小便宜的因緣 越做越貪心


如果你有正確的心態 是可以做一些投資


在我幫忙佛學中心處理帳款時 例如要匯67歐元給佛學會


我都會自掏腰包湊整數70歐元過去 3歐元是小錢沒錯


卻是我供養的心意


所以我處理的帳款 只會給多 不會短少


我也不分是什麼教派或國內國外


只要是供養 都廣結善緣 盡力就好


因為我也不是什麼大功德主 所以也不會出鋒頭.建立特別關係


更不會左右寺廟的營運


只是相逢有緣 隨喜滿願


就像我去逛街百貨公司等等 我其實不太需要買東西的


但是為了幫對方做業積 帶動買氣 我就會掏錢消費


有時買了我也用不到的化妝品等等 再轉給朋友家人使用


 


古人說:施比受有福。


這是真的 我後來發現到


真的是給予的人才有福 才是豐富的


因為你要先「有」 才能「給」


=======================================================


 


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2011/01/06 09:45 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如果你在銀行有十六萬六千元一年期的定存,在明年上路的二代健保新制中,利息超過兩千元,就必須多繳補充保險費了;但財稅專家表示,新制中仍然有合法規避補充保險費的缺失,會讓有心人乘機鑽漏洞 。



立法院三讀通過健保法修正案,對額外收入者增收補充保險費,包括股利、利息、兼職所得、租金、執行業務所得及高額獎金收入,前五筆只要單筆逾兩千元,以及全年累計超過四個月的年終獎金或績效獎金,都必須按費率百分之二扣繳補充健保費。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說,衛生署雖估計二代健保新收的補充保險費一年有兩百零八億元,但可能會過於高估,因為民眾不是傻子,例如兼職所得如車馬費或演講費可開多筆,民眾可把存款分散在不同銀行或帳戶,就可規避拿利息去繳保費。



另一種化整為零的方法,就是定存時間縮短。一名銀行界人士舉例,以現行一年定存利率百分之一點二計,只要存款超過十六萬六千元就要扣補充保險費,倒不如改為每月定存,雖然利率僅有百分之零點七五,但要有三百廿萬元的存款,才達扣補充保費門檻,必須每月跑銀行,還得衡量利息或保費損失哪個較高。



至於要規避股利來繳保費,則可選擇在股票除權或除息日之前,就把該檔股票賣掉,就不會有配息收入。不過,賣股後若逢漲勢,也可能為了省錢反吃虧。



健保局副局長李丞華認為,他相信大多數民眾會遵守規定繳保費,需多繳補充保險費者多屬收入偏高者,這些人除非需繳很大筆的費用,否則僅以三千元的車馬費只多繳六十元保費,卻要求改成兩筆收入,一旦查獲不僅要補繳,連扣繳義務人也要被罰一到三倍的罰款,更是得不償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傅瑜伽Fu~ 的頭像
    傅瑜伽Fu~

    如夢如幻。Fu~的部落格

    傅瑜伽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